生物填料脫氮原理
發布日期:2020-09-02 18:44
信息摘要:
生物填料脫氮原理: (1)系統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物脫氮填料采用有機和無機復合材質,掛膜均勻,形成溶解氧梯度,生物膜外層為好氧菌、中間為缺氧菌和內層為厭氧菌,形成n個...
生物填料脫氮原理:
(1)系統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物脫氮填料采用有機和無機復合材質,掛膜均勻,形成溶解氧梯度,生物膜外層為好氧菌、中間為缺氧菌和內層為厭氧菌,形成n個微觀的A2/O工藝,發生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從而去除總氮,能夠將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小分子有機物,脫氮、除碳和去磷的效果大大提高。
(2)系統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
氨氮硝化反硝化過程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全程硝化反硝化過程兩種。全程硝化過程就是反硝化菌群利用NO3-作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而短程硝化中反硝化菌群可以利用NO2-作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即亞硝化微生物將NH4+-N轉化為NO2--N,隨即由反硝化微生物直接進行反硝化反應,將NO2--N還原為N2釋放,整個生物脫氮過程比全程硝化歷時要短得多。添加生物脫氮填料以后,同時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節省碳源和堿度。
短程同時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過程,除了具備同時生物脫氮過程的一系列優點外,與全程硝化反硝化相比,還具備特有的一些優點:
① 具備較高的反硝化速率,NO2-的反硝化速率通常比NO3-高60%以上;
② 硝化階段可減少25%左右的供氧量,所以其生物脫氮過程比一般硝化反硝化反應進程較快,脫氮效率高。
(3)系統存在厭氧氨氧化作用
厭氧氨氧化是指一類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以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氧化銨鹽,最終產生氮氣的過程。相比較于傳統脫氮工藝,具有能耗低、污泥產量少、節省外加碳源等顯著優勢。
(4)系統耐沖擊更穩定
大微生物量使得系統更耐沖擊,出水更穩定。